承办单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010-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登录
|
注册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会议首页
论文投稿
在线回执
住宿预定
文件下载
首页
会议首页
论文投稿
在线回执
住宿预定
文件下载
报告专家
Report expert
张玉奎
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42年9月,籍贯河北省保定市。1965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曾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973前沿交叉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
江桂斌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曾任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现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等...
刘虎威
报告题目: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针对如下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就教于同行专家。 (1)色谱柱性能的衰减影响保留时间的重复性, (2)色谱的死时间内质谱的利用率, (3)质谱鉴定结果准确性,尤其是LC-MS, (4)分析时间长影响实验室工作效率,特别是质谱数据的...
王维民
报告题目:中国道路交通能源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实践 本报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道路交通能源发展必要性、转型发展的的路径及实践方式。一是双碳目标加速我国能源革命的多元化发展;二是道路交通的电动化发展现状、补能方式及发展趋势;三是中国道路交通能源转型的路径与思考。 王维民,正高级工程...
张建荣
报告题目: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双碳背景,分析了陆海空运输领域未来动力能源的类型、来源和特点,并从使用装备角度分析各种动力能源的优缺点,探索了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张建荣,TC280SC1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TC280 SC1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燃料和润...
徐广通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驱动石化分析技术变革 报告将展望人工智能与分析技术发展、智能化分析仪器到黑灯实验室的未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构石化行业分析技术体系,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大幅提升分析效率和精度。 徐广通博士,石科院原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博...
史权
报告题目:石油分子组成量化表征与分子信息数据库 随着分子工程和分子管理理念从概念走向实践,定量表征石油组分的分子组成已成为当前石油化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报告介绍重质油全国重点室在石油全组分子组成定量分析方法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初步形成的几个石油分子信息数据库。 史权,重质...
邢志
报告题目:ICP-MS技术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展望 主要介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技术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在多种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当下ICP-MS的热点应用方向以及研究进展。 邢志,理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测试装备分会秘书长,国家级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研...
李铭
报告题目:石化分析数智升级:快检技术与新型燃料分析新突破 本报告聚焦石化分析技术数智化提升。介绍基于红外光谱原理的便携式成品油快检技术,其结合化学计量学与机器学习构建模型,实现多项指标快速筛查,已应用于监管,降本增效显著。还涉及快检模式虽广泛应用但存在数据准确率差异问题。同时关注新型燃料分析技...
毛佳伟
报告题目:便携式气相色谱在液化石油气组分和二甲醚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本报告汇报研发了一种便携式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隔爆性,确保现场安全操作;采样严格遵循SH/T 0233采样标准,使用高压液体进样阀;色谱柱一次性分离C1~C5烃类和二甲醚,热导检测器(TCD)独立并行检测;检...
曹青
报告题目:分子表征技术在炼化生产和技术开发中的应用 分子表征技术是分子炼油技术实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炼化企业解决问题、创造直接或者间接效益。本报告拟介绍本团队在炼化企业生产难题解决、炼化转型技术开发等实际应用场景中,分子表征技术发挥的关键作用,总结在面向生产企业应用时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并作...
薛慧峰
报告题目:基于不同分析技术联用 诊断炼化生产异常原因 受生产原料质量波动、催化剂或助剂调整、装置技术改造、工艺参数调整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引发一些生产异常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异常、催化剂中毒、管线堵塞等的突发性问题,从而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装置被迫停产。遇到这类问题时,依靠单一分析技...
张育红
报告题目:加快分析技术创新,支撑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分析技术开发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上海院围绕新型煤化工、基本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领域,针对“含量极低、体系复杂、形态多变”等分析挑战,通过分析技术创新和分析平台的构建,形...
李继文
报告题目:烯烃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分析技术创新 内容简介:主要介绍烯烃产业链的发展,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如烯烃中痕量杂质的分析检测标准方法、煤制烯烃标准体系的建立、轻质烯烃ISO国际标准的制定等,相关分析技术在快速高效、绿色环保、高灵敏检测、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李继文,中...
王川
围绕石化有机原料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控制HSE风险的发展形势和行业要求,介绍乙烯、丙烯、丁二烯、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等轻质烯烃和合成纤维单体类产品近年来元素分析检测方法国家、行业标准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王川,高级专家/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研究员,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
王汇彤
报告题目:全二维气相色谱对生物降解原油烃类组分定量分析及其应用 根据前期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生物降解原油“基线大鼓包”组分的解析,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生物降解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组分13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首次对新疆、辽河...
黄少凯
报告题目:油砂沥青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表征 中海油所属NEXEN公司所产油砂沥青与凝析油、合成油的混合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硫、氮元素含量高、沥青质含量高等特点,导致其加工过程复杂,极大地增加了转化的难度,重质油转化率低,轻质油目标产品收率低。基于石油分子工程理念,本研究建立了完整、系...
姜健准
报告题目: 从烯烃原料分析到产品分析 色谱分析助力聚烯烃技术发展 原料多样化带来烯烃杂质多样化,本报告介绍了研究团队针对不同杂质开展的系列研究和所取得的结果,发展了烯烃原料全组分分析技术;针对不同催化剂体系,开展了毒性数据分析,为催化剂技术攻关和企业生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
王少军
报告题目:蜡质检测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中国是最大石蜡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出口国,出口量占到世界贸易量的60%~70%。除板材、橡胶、塑料等工业领域应用外,石蜡在蜡烛、食品包装等领域也应用广泛。近年来面对消费者层面“无毒无害”、“无添加”消费驱动...
谭智毅
谭智毅,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关税化验中心主任,现任海关总署科技委大宗资源及鉴定分委秘书长、海关总署技术规范化矿金检验及化验方法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化矿专业委)秘书长及委员、广东省内海关实验室专家库属性鉴定(化矿金检验)副组长、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石油化工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石油化工产品...
李菁元
报告题目:我国下阶段轻型车排放标准制修订研究 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正在制修订第七阶段排放标准,首次实现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开始从借鉴到创新的绿色进阶之路。国七标准制修订内容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管控、建立稳健持续减...
张欣
报告题目:汽油重芳烃结构变化对汽车降碳减排影响研究 汽油重芳烃是颗粒物生成的重要前驱体,也会引起汽车低速早燃和燃烧室积碳等问题,由于现用分析方法局限,造成重芳烃定义不准确。结合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工况下,汽油不同碳数芳烃结构变化对整车和发动机颗粒物(PM和PN)排放的影响规律,提出反映&ldqu...
管亮
报告题目:微量化油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及发展 内容简介:分析微量化油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军用油料质量保障对微量化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的需求,微量化油料快速检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案例,微量化油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 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崔云飞
报告题目:检验检测新质生产力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创新示范应用 近年来,以近红外技术为代表的光谱技术在检验检测领域快速发展,中检集团凭借技术、市场及应用场景优势,有效解决了定性与定量、效率与精度的矛盾,成功培育了石油化工领域的检验检测新质生产力。中检集团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的通知...
陶志平
报告题目:石油加工及产品技术委员会支撑仪器仪表在石化领域高质量的应用。 主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我国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刚成立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石油加工及产品技术分委会,在突破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加速高端计量器具研发、加强标准物质开发、完...
邱丽美
报告题目:基于原位表征的工业加氢剂活性相结构研究 内容简介:加氢技术是实现油品质量升级、助力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优化工业加氢剂的活性相结构有助于提升加氢反应性能。本工作基于原位XPS、TEM、XAS等方法研究了工业加氢剂在特定温度及反应气氛下活性相微观结构和原子键合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
杨鹤
报告题目:标准化工作推动石化行业能源转型 主要介绍了TC280推动能源转型相关工作与规划。 杨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石油、可持续燃料生产、检测和标准化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中石化集团公司项目多项。ISO/TC28/WG19工作组专家,国际流体联盟(IFC)专家,全国认证认可标准...
褚小立
报告题目:现代光谱技术在石化领域快速与在线分析中的应用 传统石化分析面临原油组分复杂、工艺动态化等挑战,周期长且成本高。现代光谱技术以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为基础,构建分子光谱到宏观性质的关联范式,通过近红外、中红外、XRF、LIBS 等技术,实现原油快评、油品质控及在线监测。其非破坏性、多参数同...
李长秀
报告题目:汽油馏分色谱分析方法标准化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汽油馏分组成是汽油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数据。报告将介绍汽油馏分详细单体烃组成测定、车用芳烃和含氧化合物测定、汽油馏分馏程测定等相关标准方法的制修订进展情况。 李长秀,原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长期...
王亚敏
报告题目 :车用氢气质量管理:需求解析、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进展 王亚敏,院专家/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各类气体组成分析工作,参与承担过国家项目5项、中石化十条龙公关项目、中石化总部项目及各类课题20多项,制定国行标10余项,发表专利20余项。近年来,致力于燃料氢质量保证...
吴梅
报告题目:XRF在原油及渣油非烃元素快速测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XRF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的小型化、便捷性让分析效率大大提高,一系列轻质油品中非烃元素测定的方法标准应运而生。原油及渣油作为炼制的原料,其中对设备防腐有重要警示的氯元素;以及对催化剂中毒有重要警示的元素:铁、镍、钒、钙、钠等受...
郑爱国
报告题目:透射电子显微术在炼化材料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简单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电子显微平台的情况,并以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为列,介绍电子显微技术和方法在炼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石科院电子显微平台未来规划。 郑爱国,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
宋春侠
报告题目:汽油清净剂快速检测方法开发及标准化研究 向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清净剂可有效改善发动机排放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由于缺乏有效的快速检测方法,使得国内清净剂添加市场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为了解决汽油中清净剂快速识别和准确定量的难题,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发了汽油中清净剂的快速...
钱钦
报告题目: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在“双碳”背景下的新应用新进展 内容简介:1、全二维色谱技术在汽油中C9+芳烃分析中的应用; 2、全二维色谱技术在...
刘倩
报告题目:2025版车用乙醇汽油及其组分油国家标准解读 内容简介:对GB 18351-2025《车用乙醇汽油》和GB/T 22030-2025《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两项国家标准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介绍,对涉及的试验方法变化情况进行重点解读。 刘倩,副研究员,从事石油产品标准化工作,牵头或...
史军歌
报告题目: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烃族组成和苯含量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内容:GB/T 30519采用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汽油中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是汽油产品标准中烯烃和芳烃测定的仲裁方法。随着汽油产品质量的升级,GB/T 30519-2014中的计算参数已不适用,造...
王乃鑫
报告题目:汽油中含氧和含氮添加物的分离与测定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测定汽油中含氧和含氮添加物的方法,适用于分离识别汽油(包括含乙醇体积分数不大于15%的乙醇汽油)中甲缩醛等21种含氧化合物,以及15种苯胺化合物。标准测定...
王轲
报告题目:NB/SH/T 0892《中间馏分燃料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新标准宣贯及解读,报告对标准修订的背景、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标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全面讲解 王轲,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负责石油产品中元素分析工作,具有十年以上的ICP...
万伟
报告题目:NB/SH/T 0720-XXXX《汽油中含氧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氧选择性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修订解读: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油品质量不断升级,新形势下对汽油产品的环保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汽油中添加醇、醚类含氧化合物生产的无...
高永杰
报告题目:标准解读:NB/SH/T 0230 液化石油气组成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高永杰,主要从事石油化工、低碳烯烃加工过程中气体组成分析的研究以及油品组成色谱分析方法开发、色谱配套附件开发,开发气体中痕量杂原子化合物分析方法多项。参与修订行业标准NB/SH/T 0230 液化石油气组成的测定 ...
联系我们
Contact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地点: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中关村顺义园文良街17号院6017室
电话:010-68722460 88517114 68731259
邮箱:lhxh88@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22086号-6
邮编:101303
传真:/
开票信息
R7HPRK
微信支付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5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